当代史丨为什么中国禁枪严格?原先枪械泛滥的局面又是如何产生的?
最近二年我喜欢一边工作的时候一边听某茄app的有声小说。其中不乏一些末世题材的科幻文。这类题材的小说架构其实都是主人公重生回来,然后有了空间异能,于是囤货。并且,他们普遍在囤货的时候,遇到了这样的难题:那就是弄不到枪械。理由是:华夏是全球禁枪最严格的国家。
图片
很多年轻人因为对历史的了解不多,认为中国一直都管控枪械。但其实并非这样。中国在1996年才全面禁枪,距离现在也不过30年的光景。对于第一批80后来说,1996年的时候,他们已经16岁了。
其实中国的禁枪,一般认为,和1993年的一次湖南乡下火拼有关。当然,关于民间禁枪的之前情况,还得从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说起。
1、民兵制度
1949年,新中国成立。不过当时国内面对的局势还是比较严峻的。一方面列强对新中国很不友好。另一方面,在很多山区,还存在大量经过武装的土匪队伍。比如电视剧《乌龙山剿匪记》就是这一题材产生的作品。
当然为了应对这些局势,高层推行了民兵制度。当时民兵是经常军事训练的,并且配发枪械。
我在别的作品里提过,我说土匪的优势在于机动灵活。比如官兵来围剿,土匪就躲到山洞里,茫茫大山,找不到踪迹。等到官兵撤离了,土匪下山劫掠,而且神出鬼没。老百姓只能自求多福。
图片
但是有了民兵就不同了。土匪下山抢劫,民兵会利用掩体和土匪交火甚至拖住土匪,然后等到剿匪的军队过来。
之后世界历史上的冷战时期,我国为了预备不测,依旧保证了民兵制度的运转。这导致民间存在大量的枪械武器。而且,当时相关部门还鼓励。
记得当时还有很多出版物,是指导民兵的:记得我在一本旧书网(我喜欢去这类网站找古董)还看到有本书描述,民兵如何坐在自行车上运动打击敌人。
当然,民兵制度的存在,也确实在冷战阶段,让列强忌惮华夏的实力,不敢盲目入侵。
2、两个村的火拼
转眼间到了1980年代,华夏开始对外开放。社会流动性也变大了。而当时枪械管理没跟上。所以1980年代,出现了很多不大好听的治安事件——当然有机会我打算详细写一写这些内容,到时候还希望诸位读者捧场。
终于1993年,湖南某地的两个村,发生了冲突。
其实在华夏历史上,乡下因为土地、水源而发生的械斗自古以来都有。华夏人重视宗族,也是因为,如果个体的利益受害,没有宗族帮着争取土地、水源这些利益,那根本就很难有生存空间。这也是华夏人为什么重视宗族的原因。
图片
当然械斗之间,其实不少也是大宗族之间的斗争——当然,也有村和村之间的械斗。
也因此,华夏传统非常重视人丁兴旺,毕竟,人丁越大,械斗越有资本。
我记得认识一个粤北地区的93年女子,她家兄弟姐妹一共十个。其实这就是人丁兴旺崇拜的一种具体体现。
1993年9月,湖南南部有两个村的村民,就因为土地分配问题而发生冲突。土地是有限的,双方又都不愿意在争议问题上让步,于是矛盾升级了。
最终,事情发展到了火拼阶段。当时两个村里,很多村民手里都有一些热兵器——甚至还有土炮。双方火拼升级以后,这些武器也被用了上去,很快双方出现了数十人的伤亡。
枪炮声音大作的情况,也引起了上级单位的重视。于是上级部门出动武力介入,稳定了湖南南部这两个村的情况。
3、结语
而这件事也引起了更高层次管理部门的重视——毕竟,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根源,难保将来会不会再有这类火拼情况。并且中国需要发展经济,这就需要稳定的环境和良好的治安。从这也意味着,需要禁枪。
所以相关部门通过调研,在1996年出台关于枪械的管理规定。并且经过数年时间的收缴,枪械基本上在民间绝迹——不过记得前几年,新闻上还看到青年在自家仓库发现枪械,然后上交管理部门并如实说明情况的消息。
也因为禁枪,所以类似湖南那两个村那样激烈的火拼没有继续发生,社会治安也有了空前好转。
终究,如今的太平岁月,确实是很多人负重前行换来的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